1月3日—5日,以“公园城市与城市公园活力焕新”为主题的城市公园改造更新交流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公园协会指导,中国公园协会公园城市分会主办,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来自城市公园更新研究及实践领域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开始之前,召开了中国公园协会2024年公园城市分会工作会议。
中国公园协会副秘书长李俊霞、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明坤分别致辞,会议分别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清彦、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付珊主持。
李俊霞副秘书长代表中国公园协会向莅临本次大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表示诚挚欢迎,并指出,公园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展示城市发展和形象的窗口,也是建设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阵地,此次大会意在交流“公园城市与城市公园活力焕新”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在此之上进一步推动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陈明坤理事长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当前城市发展重心转向存量提质与结构调整,公园更新改造成为关键。六年来,成都深化“公园城市”理念,实施多项行动,构建全域公园及绿道体系,推动城园深度融合。坚持“公园+”理念,满足全龄化需求,促进多元场景融合,彰显公园城市特色。我们致力于研究活力场景营造,推动公园与周边协调发展,公园改造不仅是设施与景观升级,更是理念探索与绿色生活方式的重塑,期望大会成为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助力公园改造更新工作。
报告一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教授 毛华松
《风景遗产赋能城市公园体系的方法途径》
以人、事、文为内核的城乡胜迹风景资源,在代际传承中极易断裂和破碎,造成优秀文化资源的流失。报告立足当前公园体系建设中风景遗产空间破碎、文化断裂的现状,提出了融城乡公共生活的风景遗产普查、阐释、保护方法,进而赋能文旅发展,培育文化认同。
报告二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明坤
《城园融合的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理念提出六年来,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创新实践探索。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行理论探索、建设规划、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构建。围绕城园融合目标,塑造公园城市形态,实施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行动,营造生态、乡村、绿道、街区、社区等多类型公园场景。
公园体系作为公园城市的重要基础系统,在公园城市探索实践中,发挥其空间主体性、形态融合性、功能复合性、价值多元性、特色引领性作用,强化“公园+”融合发展模式,以全龄化人群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复合功能、业态融合,生态场景基础上的文化、生活、消费等多元场景叠加,推进生态价值转化,通过绿色赋能,促进实现公园城市生态、经济、文化、美学、生活、社会多元综合价值,探索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报告三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郭丽
《百姓园林,共筑风景—基于西蜀园林的公园城市思考与实践》
本报告以西蜀园林研究及数字化保护为基础,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及百姓园林发展需求,分享了团队参与的风景园林实践。研究表明:其一,西蜀园林研究需要数智技术赋能;其二,西蜀园林数字保护研究成果助力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其三,风景园林面临人工智能新时代需要“风景园林”五新的数智转型,新时代、新理念、新系统、新技术和新道路。
报告四
上海季高集团儿童友好事业部&公园运营研究中心
总经理 康晓彦
《市政公园儿童游乐空间改造运营新趋势》
从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的背景出发,结合大公园、大商业、大园区等三大亟待激活的重点领域,以“公园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为切入点,牢牢抓住“创造美好家庭生活体验”的新时代价值塑造核心,始终坚持“把生态资产改造成生态价值,打造引流业态培育公园业态矩阵”的运营策略,针对不同年龄层消费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通过IP矩阵为核心、强趣味高颜值的设备、沉浸式场景、好吃好玩一站式、活动+研学永不落幕的“赋能公园用户心动5重奏”,展开社交陪伴、亲子游乐、清凉夜游等多业态创新活动,为广大市民创造有价值的美好体验。
报告五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
副教授 吴然
《山水文化影响下的巴蜀传统城市景观营造理法》
针对当代城市景观千园一面与文化失落的危机,以巴蜀传统城市营造的山水文化和景观理法为研究对象,选择成都、都江堰、乐山、宜宾、泸州、自贡、重庆、阆中八个具有地域和文化双重代表性的典型山水城市为研究实例,通过对传统城市营造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梳理,提炼巴蜀山水文化传统的类型及特征,总结传统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空间、意境结构,并基于此结构从城市山水格局、城市景观风貌、城市景观单元三个层面深入探究传统城市景观营造的理法,同时探讨其与山水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从而为当代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文化路径支撑。
报告六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风景园林中心三所 梅玫
《问渠那得清如许——锦江绿道活水公园设计牵头EPC提升改造项目分享》
城市公园的公共属性和社会服务功能,使它成为钢筋混凝土城市中市民亲近自然、体会城市文化特色、释放生活压力、聚集活动交流的重要空间。其中,老公园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和示范意义,需要重视以保护为前提,修复原创设计,推动老公园转型,使其与新时代城市发展形势与人居环境需求相匹配。本次分享以成都活水公园为切入点,从园林景观视角,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老公园的保护修复策略和路径,同时探究以设计牵头的EPC模式在老公园保护修复类型——园林工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创新“五阶段控制、四维度协同”实施机制的构建路径。
此次大会聚焦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核心议题,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挑战。城市公园的改造与更新,不仅是对物质空间的优化升级,更应该对“公园城市”的理念进行深度挖掘与实践应用,积极倡导市民的绿色生活方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城市公园应当成为公园城市生态的调节枢纽、居民休闲的会客厅、文化传承的展示平台。展望未来,期待本次大会能够成为新的起点,激发更多关于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思考与行动,为构建更加绿色、宜居、和谐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组织参会人员前往2024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天府艺术公园、成都市人民公园进行现场技术交流。
中国公园协会
中国公园协会微信公众平台是中国公园协会全力打造的中国权威的城市公园新媒体平台。
如果您有关于园林、公园的相关问题或建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性意见和解决方案;同时,也欢迎向我们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10177119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