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深圳,依然绿意盎然、生机澎湃。
在这座遍布1290座公园的南国大地上,树林、山峦、湖泊、湿地与现代建筑错落有致,时时带给人们一种不期而遇的美与宁静。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深圳目前正在勠力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建成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国际一流公园城市。着眼服务这一目标,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勇担重任,在公园建设治理领域先行先试、创新作为,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为笔,书写出一幅契合超大型城市需求的公园建设治理崭新画卷。
规划先行
绘制公园建设蓝图
规划,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未来走向,体现出一座城市的视野格局。
“我们正依托本地山海相依的独特地貌,以公园为纽带夯实生态基底,全力推进山海连城行动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一条条蓝绿和谐交融的廊带网络,将合理分布于城市之间。广大市民漫步其中,一侧是浩瀚碧海,一侧是葱郁山林,可以尽情畅享山海相拥的自然空间。”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何涛动情地说,“深圳的公园建设规划,眼光超前、理念先进,有机融合民生、生态、文化等多领域综合需求,体现出鹏城大地特有的多元与活力。”
打造全域公园,直击民生需求——
各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多管齐下挖掘潜在空间,将那些被遗忘的“城市边角”雕琢成小巧精致的社区公园,逐步充实多层次公园体系。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人均公园面积稳步上扬,服务半径持续扩大,出门见绿、转角入园,成为随处可见的场景。一位沈姓市民表示,在深圳无论开车在路上,还是徜徉在田野,都宛如置身一片片绿波花海,心中觉得十分惬意。
建设生活趣园,赋予公园温度——
在守护生态本底的同时,公园管理者巧妙植入多样自然野趣体验,精准满足不同人群喜好。文艺青年能在公园邂逅露天画展、街头音乐;亲子家庭可参与趣味自然教育课堂;运动达人能奔赴专属健身场地挥洒汗水。多元功能复合叠加,公园化身全民友好社交大舞台,承载一片欢声笑语。
创建特色名园,打造特色地标——
凭借丰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深挖历史和现代文化内涵,整合城市记忆场所与自然、文化特色资源,全力打造一批特色主题公园。到2025年,深圳全域公园体系将基本成型,公园布局愈发均衡、服务接轨国际先进水平,各类公园数量力争超1350个,特色品牌公园崭露头角;至2035年,全面达成国际一流标准,届时公园将超1500个,人均占有面积达28平方米,一批享誉国际的特色公园将成为深圳特色新地标。
何涛表示,在规划蓝图的引领下,深圳公园建设蹄疾步稳、百花齐放,正在将“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愿景化作现实,持续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精细管理
雕琢公园品质细节
“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在推进公园建设治理过程中,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全体工作人员,始终牢记着习总书记的这一殷殷嘱托。
为了让“城市绿肺”持续焕发生机,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下辖的公园管理中心全力推行精细化、标准化管养模式,一场全方位守护公园品质的行动日见成效。
清晨,阳光洒落各大公园,综合管养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已各司其职。安保人员开启巡逻,认真守护游客安全;园林绿化企业的绿化工精心雕琢绿植造型,让花草树木尽显蓬勃姿态。
“管养功夫体现在细节之处。”资深绿化工张师傅边修剪枝叶边说,“就拿这灌木造型来说,必须严格按照中心制定的标准,定期打理,层次、弧度都讲求规范,做到既美观又整齐。”
近年来,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不断创新实施公园综合管养服务模式,整合公园绿地管养、保安服务、厕所保洁、四害消杀、设施维护修缮、常态化节日氛围营造、停车场管理等日常业务,为游客提供“一条龙管家式”贴心服务,实现各环节高效联动、快速处置问题。
为夯实管理根基,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还制定了公园园容风貌的考评办法,从满意度指数、园林绿化专项测评、中心抽检和公园自检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测评,全方位“扫描”公园运维情况。
“游客满意度是咱服务的‘晴雨表’,花草打理得再好,游客觉着不满意,那都不算达标。” 何涛介绍,一旦查出问题,处置措施就会随即启动,督促企业守好服务质量关。考核成绩还与项目验收、合同续签、经费支付挂钩,让企业随时保持工作水准。
公园设施设备维护,同样是管理的重点。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将其纳入综合管养服务项目,借助分级分类管理模式,精准匹配维护资源。
在莲花山公园,这一模式成效尽显。智能路灯突发故障,维修团队接报后迅速响应、依流程抢修;老旧游乐设施掉色磨损,当即列入更新计划,崭新设施很快就位。公园管理中心定期回访游客,收集意见优化方案,莲花山公园游客数量持续攀升,口碑不断提升。
科技赋能
智塑公园时代魅力
深圳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之都,在公园建设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率先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炫酷的科技元素、贴心的智能设施在多个公园投入使用,让市民直呼“高科技走进了生活”。
今年5月,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深圳特产”的公园,又火了一把。当时,台湾艺人彭于晏到深圳笔架山体育公园跑步,体验了智能健身器材,与AI的互动让他大呼新奇、连连称赞:“深圳的公园非常厉害!”
自从2023年开园以来,笔架山体育公园已经成为众多深圳市民的跑步胜地。公园智慧跑道能将市民在指定线路上运动多个阶段的数据串联起来,经过“识别杆”就能轻松进行测速、热量等运动数据分析,还有健康指导等信息展示等,让跑者的信息一览无余,满满的情绪价值伴随着运动而来。
运动完一身汗,怎么办?笔架山体育公园上新了智能淋浴房。淋浴房采用先进的智能水控系统,并配备智能储物柜、座椅等设施。市民可根据现场的使用说明,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操作,安心存储个人物品,轻松开启淋浴时光,并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淋浴时长,享受便捷、舒适、智能的洗浴体验。
科技赋能的场景,如今在深圳的各个公园随处可见。
“11月22日至12月31日,莲花山公园引入无人驾驶观光车,并推出免费体验活动,市民无需预约,即可前来。”深圳市莲花山公园管理处主任张希介绍,无人驾驶观光车是一款移动空间产品,荷载6人,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与传统汽车不同,无人驾驶小巴不分车头车尾,没有方向盘、脚踏板、后视镜等部件,取而代之的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从而实现对复杂道路的感知。
莲花山公园作为深圳的地标性公园,每日接待游客数以万计,尤其是节假日,园内人流如织。过去,游客身处公园腹地,想要购买食品、饮料时,常常面临“取货难”的困扰。从下单到步行前往取货点,一来一回颇为耗时。
如今,无人机配送服务闪亮登场,巧妙化解这些难题。游客仅需打开手机,进入合作商家平台轻松下单,位于公园一角的商家便迅速备货,将商品装载至无人机。这些小巧高效的无人机随即振翅高飞,按照预先精准设定的智能航线,平稳而快速地朝着游客所在方位进发。其飞行轨迹避开人群密集区与景观核心地带,全程在监控系统的“注视”下安全无忧。
“引入公园无人机配送,为公园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公园消费服务,有效解决公园餐饮供应种类不足的问题。”张希介绍,接下来,深圳将在公园搭建更多人工智能和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应用场景,围绕智服、智享、智趣、智秀四大主题打造公园AI全场景。未来的深圳公园,将不仅是一片绿色的休憩之地,更是融合了人工智能元素的智慧空间。
从千园之城迈向全域公园城市,深圳的公园建设不仅仅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也成为城市美学的一部分,堪称深圳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生动缩影。放眼未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不断探索公园建设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的“深圳智慧”与“深圳方案”。
END
中国公园协会
中国公园协会微信公众平台是中国公园协会全力打造的中国权威的城市公园新媒体平台。
如果您有关于园林、公园的相关问题或建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性意见和解决方案;同时,也欢迎向我们投稿,投稿请发至邮箱:1017711987@qq.com